服务
客户
研究
产品
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我们 > 中略洞察 >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1-3-20 9:59:4  浏览数:5165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同时也是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以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那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步骤

  央企所属各级子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常要履行以下操作步骤:可行性研究、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履行决策审批程序、开展审计评估、引进非公有资本投资者、推进企业运营机制改革。以新设企业、对外投资并购、投资入股等方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履行中央企业投资管理有关程序。

  1、可行性研究。

  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的原则,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

  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主业处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公有资本参股;根据不同业务特点,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公益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作用,积极推进所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这一阶段,企业要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对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

  2、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基本情况,混合所有制改革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改革基本原则和思路,改革后企业股权结构设置,转变运营机制的主要举措,引进非公有资本的条件要求、方式、定价办法,员工激励计划,债权债务处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方案,改革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违反相关规定的追责措施,改革组织保障和进度安排等。

  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充分向非公有资本释放股权,尽可能使非公有资本能够派出董事或监事;注重保障企业职工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要做好评估工作,职工安置方案应经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科学设计改革路径,用好用足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改革成本。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外部专家、中介机构等参与。

  3、履行决策审批程序。

  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制定后,中央企业应按照“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履行企业内部决策程序。拟混改企业属于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子企业的,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由中央企业审核后报国资委批准,其中需报国务院批准的,由国资委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规定履行相应程序;拟混改企业属于其他功能定位子企业的,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由中央企业批准。

  4、开展审计评估。

  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需合理确定纳入改革的资产范围,需要对资产、业务进行调整的,可按照相关规定选择无偿划转、产权转让、产权置换等方式。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如确有必要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程序。

  拟混改企业的资产范围确定后,由企业或产权持有单位选聘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工作,履行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程序,以经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作为资产交易定价的参考依据。

  5、引进非公有资本投资者。

  拟混改企业引进非公有资本投资者,主要通过产权市场、股票市场等市场化平台,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通过产权市场引进非公有资本投资者,主要方式包括增资扩股和转让部分国有股权。通过股票市场引进非公有资本投资者,主要方式包括首发上市(IPO)和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发行证券、资产重组等。

  中央企业通过市场平台引进非公有资本投资者过程中,要注重保障各类社会资本平等参与权利,对拟参与方的条件要求不得有明确指向性或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内容。

  6、推进运营机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各方股东共同制定章程,规范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党组织的权责关系,落实董事会职权,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用足用好用活各种正向激励工具,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的激励约束体系,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

  转变混合所有制企业管控模式,探索根据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不同比例结构协商确定具体管控方式,国有出资方强化以出资额和出资比例为限、以派出股权董事为依托的管控方式,明确监管边界,股东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注意事项及应对策略

  当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管是在理念认知层面,或者是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与争议,主要有以下五点:

  1、认为一混就灵,为混而混。

  混合所有制成央国企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抓手和突破点,但是不少企业过度套政策概念,认为一混就灵,为了混合而混合。仅仅以高估值混改,却没有未来明确预期和改变机制、改善经营的明确举措,社会资本不愿意参与,只能求助于国有同行入股。

  ●应对策略: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需就自身战略发展定位、方向、目标、实现路径和举措等进行系统思考和规划,清楚自身长板、短板和渴望获得的互补性经营管理要素。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我为主、问题导向,不忘“推动企业战略落地,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改革初心,不偏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根本方向。

  2、搞全面混改,片面强调大干快上。

  这种观点认为国企内部各层级、各业务类型都要搞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区分适不适合,不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只求全面、搞规模。

  ●应对策略:“宜改则改、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根据分层分类改革原则,根据国家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要求按照不同的混改路径、方式方法和股权结构要求进行推进。

  3、拉郎配,导致貌合神离。

  部分地区和企业认为,非公有制企业进入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应自然地混在一起,形似混合而实际未达到混合的目的,不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另有一些企业不愿意稀释控制权,释放极少的股权给社会资本,从而导致社会资本没有积极性,没有话语权,也就不愿意做贡献。

  ●应对策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研究“与谁混”的问题,要通过改革使原来国有企业单一的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相融合,使其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达到“1+1>2”的效果。争取引入具有强互补性、能够给国有企业带来增量价值(资本增量、市场增量、机制增量、人才增量等)的战略投资者。

  4、重股权改革,轻文化整合。

  忽视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企文化和民企文化的碰撞,只注重股权多元化设计,很难做到两类企业的有机融合,形成新的有机体。

  ●应对策略:正视差异、求同存异,保留并发扬各自优秀的企业文化基因,果断抛弃不利于融合的因素,加强建设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发展新的企业文化系统。国有企业需要摒弃原有行政管理思维,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以企业家思维和非国有资本进行合作对接。

  5、一刀切式管控,权责利不对等。

  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应当考虑国有体制管理与民营体制进行融合管理,但是不少地方仍然一刀切按国有体制管理,或完全按照民营体制管理而缺少有效的控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仍然是原来的公司治理、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没有重新定岗定责和考核激励,董事会成员没有重构。

  ●应对策略:国有股东按照“该管的一定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下放”的原则,区分重大事项和一般事项,明确授权范围和管控界面,并确保派出的董事、监事审慎研究各项议题,独立发表意见和主张并独立承担相应职责。

  对派出到混合所有制出资企业的产权代表应加强管理和监督,通过对产权代表的培训、任用和考核等措施,将国有股东意愿传导到混改企业,同时加强监督和信息披露,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和内部人控制风险。

  以上就是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的相关介绍,供大家参考。

  》》更多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改革等企业管理咨询问题,欢迎致电中略咨询。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linegz.com/newsview.asp?id=852,转载请注明出处。

修改时间:2023-12-4 12:0:12